自闭症孩子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弱势的群体,需要社会各界群体的关爱,虽然说起来容易,需要真正受到各界的认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。通过案例来证明。
15岁的深圳男孩李盟,患自闭症无法自律部分行为,因而被19名家长联名写信,要求将他赶出学校,否则会采取“不客气”的手段,他也被迫停学。这已是他第四次被拒入学。
有些悲怆,源于隔膜、疏离和“被遗弃”。对自闭症男孩李盟来说,四度被拒,无疑是种入骨的刺痛———19名家长的“联名请愿”,学校的难以教育,让他的求学路中途折戟。孤独与社交障碍,已成恶性循环,吞噬着他的简单愿望。
被拒入校,的确残酷。“联名抵制”,是种话语暴力。这种做法,显然不是情理所能应允。然而,学校、学生家长也自有苦衷。对家长而言,李盟的潜在攻击性、孤独习性,或伤害到自家孩子;而学校也很无辜,没有专门的老师可以因“症”施教,合理开导,若继续留着他,或许会耽搁他的成长。
虽然上述的案例对于很多人来讲,比较残酷,但作为正常孩子的家长也有他们的道理,提倡自闭症学校能够多组织一些关爱活动,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传递爱。
上一篇:湘潭自闭症学校孩子的独白
下一篇:湘潭自闭症学校感统室的重要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