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(autistic disorder)等,是广泛性发育障碍(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,PDD)的代表性疾病。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,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,即:社会交往障碍、交流障碍、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。但是孤独症怎么治疗呢。主要需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。
孤独症治疗原则:①早发现,早治疗。治疗年龄越早,改善程度越明显;②促进家庭参与,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。患儿本人、儿童保健医生、患儿父母及老师、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,形成综合治疗团队;③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,药物治疗为辅,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;④治疗方案应个体化、结构化和系统化。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,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;⑤治疗、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,预防其他疾病;⑥坚持治疗,持之以恒。
1、尊重孩子的原则。
孤独症儿童虽然智力发育迟缓,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行为缺陷和不足,但他们也和正常儿童一样,有着被遵重的权利和意愿。所以在进行家庭训练时,家长要充分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,及时对孩子提出表扬、进行鼓励、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,切忌对孩子过份指责和强迫,更不能对孩子进行责骂和打罚。否则会使孩子缺乏自信心,在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,致使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日益突出,使家庭训练或整个康复训练最终走向失败。
2、系统训练的原则。
我们强调的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,是在三元训练课程体系的范围内,以孩子的系统评量为依据,是对孩子机构训练的补充、巩固和泛化。家庭训练的内容是根据孩子IEP的长短期训练目标为基础,有计划、有内容、有目标、系统地进行。避免对孩子的训练盲目散乱,教授内容的随意性。
3、教育一致性的原则。
孩子的家庭内部成员(如:爸爸、妈妈、姥姥、姥爷,爷爷、奶奶等)的教育训练理念和方法要一致,因为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时间长,是非分辩能力弱。如果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标准不一致,会让孩子无所适从。长期如此,孩子会在不同家长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,训练效果相互抵消。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规范,会严重影响家庭训练的成效。所以,孩子在进行某一训练项目前,家庭成员间要彼此协商,取得一致意见,并按统一的目标和态度去要求孩子。
上一篇:儿童早期自闭症行为判断
下一篇: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区别